- 日期:2025.06.04
- 作者:中国海盐博物馆
- 选择标签:相册
- 行政新区:盐城市
- 分类:海盐文化
探索科技奥秘,启迪智慧光芒 中国海盐博物馆开展“神秘的大海 奇妙的盐晶——盐雕制作”活动,通过学习古代制盐方式、体验盐雕手工制作,向青少年揭示海盐结晶的科学原理。孩子们在科普专员指导下,用盐粒创作出盐雕模型,直观感受盐的物理特性与艺术结合的魅力,激发对海盐资源与化学科学的兴趣。 “去芜存菁——海盐里的科学课”活动,科普人员通过粗盐提纯实验,演示溶解、过滤、蒸发等化学工艺,还原古代海盐提纯技术的科学原理。参与者动手操作现代实验设备,探索盐的结晶奥秘,对比古今技术差异,深刻体会科技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。 “大火中天 苍龙在渊——从星象中解码端午节”由科普老师从天文历法的角度解释端午节的来源。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和星宿变化有着密切联系。农历五月初五,正值仲夏时节,东方苍龙七宿形似一条龙,此时正高悬于南方天空,呈现出“飞龙在天”的格局,象征着阳气鼎盛、万物繁茂,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。古人以此作为农时、祭祀的重要节点,衍生出众多和端午有关的名俗文化。星宿变化正是端午节的时间坐标,通过学习其发展起源,探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。 馆校合作,让文化和教育同频共振 中国海盐博物馆走进盐城农业科技职业学院,举办《海盐文化与盐城》专题讲座。科普专员从盐业科技史的角度,剖析盐城因盐兴城的历史脉络,探讨现代盐业在农业、医药等领域的创新应用,揭示海盐文化在盐城地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。 文化惠民,“科普课堂”进基层 科技周收官之际,中盐博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,不仅在馆内开展社会教育活动,还将展览送到社区及学校,“行走的博物馆”将“炼海盐技——海盐生产技艺发展与演变”展览送入盐城市五星社区,通过图文展板 展示海盐生产技艺的千年演变及背后所折射出的科技力量。科普人员结合《海盐里的科学》课程,解析“煎盐”和“晒盐”中的物理化学知识,并指导居民制作“海盐热敷包”,体验盐的医用价值。 博物致知,志愿宣讲科普行 在“全国科技活动周”和“全国科技工作者日”期间,中盐博联合盐城师范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团,开展“持公正火炬 燃核心价值火焰——中盐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主题志愿宣讲活动,志愿者通过海盐历史中的公平贸易故事,深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“公正”的内涵,结合盐业历史与中盐博的使命,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科技发展的关联,引导青年学子树立科技报国信念,增强社会责任感。 中盐博每日安排志愿者为观众深度解读海盐科技专题展览,将志愿讲解常态化,重点介绍常设展览“海盐华章”,凸显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碰撞。活动期间,“盐博士”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是中国海盐博物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,为公众提供志愿讲解18场,累计服务时长近150小时。 中国海盐博物馆通过多元互动形式,将海盐生产技艺、化学知识、历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,彰显了传统与科技的力量。未来,博物馆将持续推出更多科普惠民项目,为公众搭建了参与科学实践的平台,助力全民科学素养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