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日期:2025.05.22
- 作者:盐城发布
- 选择标签:相册
- 行政新区:盐城市
- 分类:海洋文化
5 月 21 日上午,盐城市政府召开 2025 年六五环境日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,向社会全面展示 2024 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。市政府副秘书长陶晓林,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王彬、郑田雄,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邰程等出席发布会,围绕空气质量、水环境治理、物种保护等热点问题进行详细解读,并回答媒体提问。 市政府副秘书长陶晓林 一、2024 年生态环境质量:空气与水质指标亮眼,多项数据全省第一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郑田雄首先发布 2024 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。数据显示,盐城在大气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方面成效显著,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。 (一)空气质量持续优化 2024 年,盐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 317 天,优良率 86.6%,环境空气综合指数 3.32,位列全省第 2。其中,9 月份环境空气综合指数在全国 168 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 8。细颗粒物(PM2.5)、可吸入颗粒物(PM10)等六项常规污染物浓度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,空气质量稳中向好。 (二)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,17 个国考断面、51 个省考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 100%,首次实现国考、省考断面 “零 Ⅳ 类、零 Ⅴ 类、零劣 Ⅴ 类” 的全优成绩。21 个入海河流断面全面消除劣 Ⅴ 类,Ⅲ 类水质比例达 100%,并列全省第一。13 个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%,市民 “水缸” 安全得到有力保障。 (三)土壤与海洋生态安全稳定 重点建设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 100%,土壤环境风险可控。近岸海域优良海水面积比例达 78.3%,优于年度目标 14.8 个百分点,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。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王彬 二、生物多样性保护:物种数量逐年递增,湿地生态成国际名片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王彬详细介绍了盐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果。作为全球重要湿地城市,盐城以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为核心,构建起 “政府主导、科研支撑、社会参与” 的保护体系。 (一)物种多样性显著提升 截至 2024 年底,全市记录物种数达 4759 种,较 2023 年新增 67 种。其中,陆生维管植物 1067 种,陆生脊椎动物 526 种,鸟类多样性尤为突出 —— 沿海新发现栗耳短脚鹎、凤头鹰(国家二级保护鸟类)等 5 种鸟类,麋鹿种群数量增至 8216 头,小青脚鹬数量达 2440 只,珍稀物种保护成效显著。 (二)制度创新与生态修复并重 盐城通过立法筑牢保护根基,颁布《盐城市黄海湿地保护条例》《盐城市绿化条例》等地方性法规,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、执法司法联动等制度,并设立黄海湿地环境资源法庭,为保护工作提供法治保障。在生态修复方面,累计治理互花米草 27.6 万亩(占全国五分之一),盐都大纵湖、东台条子泥等 3 处 “生态岛” 试验区入选省级试点,构建起 “东部湿地 — 西部湖荡 — 中部河道” 的 “H 型” 生态框架,生态空间保护区域面积占比达 22.49%。 (三)科研监测与公众参与双轮驱动 以世界遗产地为重点,盐城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建设,成功编制丹顶鹤人工繁育盐城标准,人工孵化和育雏成功率均达 100%。同时,依托珍禽保护区、麋鹿保护区等科普基地,开展 “国际生物多样性日” 等主题宣传活动,成立观鸟协会并加入 “勺嘴鹬保护联盟”,形成 “政府 + 联盟 + 协会 + 志愿者” 的协同保护模式,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。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郑田雄 三、答记者问:聚焦战略规划与执法实践,回应社会关切 在媒体提问环节,相关负责人就《盐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》《美丽盐城建设行动方案》及生态环境执法等热点问题作出详细回应。 (一)解读《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》 王彬介绍,该《行动计划》结合盐城湿地与海洋生态特色,提出 “一带两区九廊多点” 的保护空间格局,明确到 2025 年、2030 年、2035 年的阶段性目标,并部署 24 项战略行动。其中,重点强化丹顶鹤、麋鹿等旗舰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,计划通过健全制度、空间管控、监测修复等措施,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。 (二)美丽盐城建设路径: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 郑田雄表示,盐城将以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抓手,实施治污攻坚、生态强基等 7 大专项行动,并启动美丽中国先行区创建工作。同时,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通过农业绿色转型、农村环境整治等举措,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 (三)2024 年生态环境执法:六大专项行动守护生态安全 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邰程透露,2024 年全市围绕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护开展系列执法行动:检查企业超 1600 家次,整改环境问题超 900 个;查办固危废非法处置刑事案件 1 起,抓获犯罪嫌疑人 2 名;开展机动车检测机构 “全覆盖” 检查,立案查处数据造假案件 31 件。通过 “执法 + 普法” 模式,发放宣传资料 3000 余份,发布典型案例 20 件,形成强大震慑效应。 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邰程 四、展望未来:从 “湿地之都” 到 “生态典范” 发布会最后,市政府副秘书长陶晓林强调,盐城将以六五环境日为契机,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,擦亮世界自然遗产、国际湿地城市品牌,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。“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的事业,希望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,让盐城的天更蓝、水更清、物种更丰富,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盐城力量。” 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,盐城正以实际行动践行 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 理念,从 “生态大市” 向 “生态强市” 迈进。未来,随着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美丽盐城建设的深入推进,这座 “百河之城” 有望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国典范。